博客年龄:17年4个月
访问:?
文章:921篇

个人描述

姓名:汪丁丁 位置:中国,北京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最近十年的工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跨学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及主任,主持跨学科行为金融学实验班的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胡舒立的《财经》、《新世纪周刊》、《财新周刊》和“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2006年至今创立并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以来全力推动跨学科教育实验。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鼓吹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2013年开始与信孚教育集团共同推广幼儿-小学-中学的跨学科实验教育(2015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暂停)。

孙国明40亿非法集资案 ---《财经》记者秦旭东 棕色云团危机---《财经》记者 李虎军

2009-01-27 21:15 阅读(?)评论(0)

孙国明40亿非法集资案
本文见《财经》杂志总第230期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02日  共有4条点评
 
《财经》记者 秦旭东

对于宁夏很多“投资者”而言,2009年春节会过得很艰难。原因不仅仅是金融危机,还有一个叫孙国明的年轻人。
  年仅24岁的孙国明,曾经是宁夏民间“做资金”圈子中的风云人物,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通过高息借入资金,然后以更高的利息放贷或进行投资,累计融通资金达40多亿元人民币。
  2008年9月19日,孙国明被警方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刑拘。据不完全统计,孙国明案发至今,拖欠的借款在3亿元以上。
  在孙国明案发前后,国内亦有多起非法集资案或曝光、或起诉,如2008年夏天湖南湘西非法集资引发群体骚乱的事件、2008年11月被起诉的浙江东阳吴英集资诈骗案等。
  所有这些非法集资大案,看起来都很神秘。如吴英在2006年,26岁便号称拥有数十亿元资产,让人对她的背景充满种种猜测。此番银川案发的孙国明,亦曾经吞吐数十亿元资金,一时叱咤风云。

起家
  1984年9月23日,孙国明出生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镇南梁村一农家。2003年,孙国明从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中专毕业。
  据与其相熟的人士介绍,孙极为聪明,并表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甚有心机,说话“滴水不漏”。
  尽管家境不好,但孙国明颇有“志向和野心”,上学时即很能“折腾”。读书时就借款2万元租了个轿车在外面“跑各种生意”。2005年3月他和一位中专同学合资开办了银川广本通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当时他没有多少资本金,仅有的两辆车还是靠贷款买来的,第一年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业务。
  2005年中,因为业务往来关系,孙国明认识了在银川市农村信用联社(现已改制为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的女孩杜莹,以及该信用社当时的营业部主任张立勋。这成为他改变命运的关键契机。
  已经在农村老家定下一门亲事的孙国明毁弃婚约,开始追求杜莹。杜自身条件和家境均不错,其父亲杜汉平为西夏金店(宁夏西夏金银首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在当地金融圈有一定知名度。
  2005年底,孙国明与杜莹结婚。不过,生性单纯的杜莹很少过问丈夫生意上的事,她未曾想到,这个年轻有为的“小老板”很快做成了“大老板”;更没有想到,他很快又从“大老板”沦为阶下囚。
  2006年后,孙的融资渠道扩展,汽车租赁业务渐有起色。他还认识了不少当地金融圈的人,其中包括一些“做资金”的有钱人。所谓“做资金”,就是一般所指的民间金融活动,包括“放板”业务(即高利贷)。
  眼见“做资金”来钱快、利润高,孙国明也开始涉足。

做大
  一位后来成为孙国明最大融资对象之一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他早年创业时期经常需要向当地银行贷款,因此认识了张立勋。2006年底左右,又通过张立勋认识了孙国明。张和孙对他说,他们掌握大量“倒贷款”的业务资源。
  所谓“倒贷款”业务,即向急需归还银行到期贷款的借款人提供短期周转资金;借款人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后,在银行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可以再次向银行借款,然后用此笔资金偿还短期借款,并支付高额利息。
  事实上,孙国明给他的“投资者”承诺的回报非常诱人,一般月息在3%至6%不等,最高的甚至达到10%,而按天计的利息也在5‰左右。
  前述人士说,孙国明认识一些曾握有贷款审批权的“圈内能人”,他们信息灵通,既了解什么人急需短期周转资金,又知道这些人再次向银行借款的把握有多大。他们的“倒贷款”业务看起来比较“靠谱”,加之对方许诺的利息很诱人,因此他颇为心动。
  2006年12月21日,该人士向孙国明掌握的一个账户打入400万元人民币。四天后,孙即分两次给他回款100万元和200万元,第五天又给他回款104.25万元。五天时间,他即有4.25万元的收益。
  此后一直到2008年中,该人士累计给孙国明打款达2.37亿元左右,还通过转让房子、汽车的资产向孙国明借款470多万元,合计2.4亿多元。这些借款期限从数日到几个月不等,数额也从几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他从孙国明处得到的包括本息在内的回款累计1.88亿元左右,最后一期还款是2008年8月14日的10万元。该人士称,即便不计利息,仅本金孙国明即欠他5300多万元。
  实际上,合作初期孙国明非常守信,后来还款就逐渐迟延。从2008年6月开始,拖欠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一直到其案发,仅有几笔十来万元的小额还款。
  孙国明需要支出的资金,除了归还的借贷本息,还包括打点各种关系的开销、分给合作者的收益,以及各类投资支出。
  理论上,他必需保持自己的收益高于其融资成本,或者保持不断融入资金以归还借款,才能维持业务的运转。
  为方便业务开展和维持“实力雄厚”的形象,孙国明还进行各种“投资”。在2006年到2008年间,以自己的名义或通过其关系人,并购了银川融达典当有限责任公司、宁夏众邦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天旭商贸有限公司等,并设立了宁夏宁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宁夏中信投资置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2008年,原银川市农村信用联社营业部主任张立勋、原银川市农村信用联社新华街分社主任庞波、原农业银行宁夏分行广场支行副行长孟平等人辞去原来的工作,正式加入了孙国明的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孙国明的公司有的有少量业务,但多数属于“皮包公司”。有一点“实业投资”色彩的盐池天宝煤焦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开业典礼时,孙国明聘请了银川专业的礼仪庆典公司进行策划,从公路到公司门口的上百米路上铺设了红地毯,盐池县“四套班子”头脑悉数到场,场面非常隆重。
  一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另一方面有专业的“金融业务团队”,加上承诺很高的回报,且业务初期表现得颇为“守信”,孙国明在银川“民间金融市场”逐渐声名鹊起。很多有钱人,包括一些原本自己就“放板”的人,都把钱投给他。
  在他的老家盐池县,很多人也纷纷给他投钱。大家沉溺于获得不菲利息回报的喜悦中,不断加入孙国明的资金游戏,直到游戏突然终结。

案发
  2008年9月19日,因讨债无果的债主报案,孙国明被宁夏银川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第二天,为了当面见到孙,询问资金下落,有两位债主主动出钱,同孙的家属一起将他“保释”出来。在银川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昌东路和信商务中心A号楼六层,孙国明旗下几个公司的办公所在地,各地的债主们闻讯赶来。因为人数太多,维持秩序的警方不得不设定一个“门槛”:欠款在1000万元以上者方能进屋当面质询,其余人只能在门外等候。
  但孙国明并未交待出多少剩余资金。一些债主们开始通过各种手段争抢孙的房子、汽车等相关资产。
  一位杨姓债主抢先通过诉讼保全查封了孙国明的一套房子,并办理了过户抵债;一位冯姓债主仅落后四个小时,争房产未果,后通过民事诉讼要回了一辆汽车;一位马姓债主则将孙国明和其旗下的相关公司均告上法庭,冻结了孙或其代理人在相关公司的股权。
  债主们把更大的希望寄予警方。2008年10月底,孙国明被批准逮捕。目前,一个由银川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领衔的专案组正在侦办此案。办案人员从2008年9月即开始调取孙国明和相关涉案人员、公司的资金账户和财务资料,并委托当地的宁夏天华会计师事务所对相关账务进行审计。
  据该会计师事务所人士介绍,他们目前仅核实清理了三分之一的单据,最终涉案数额和欠款数额还不确定。专案组负责人、银川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队长朱荣介绍,账目清理最迟要到2009年4月左右才能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欠款在100万元以上的“大户”达数十人,其中数额最高的达5300万元左右。欠款在4000万元左右的债主一位,1000万元至2000万元左右的数位。不少欠款在数万元左右的“散户”见此情景,纷纷失望地离去。
  这些“散户”中,不少都是孙国明老家吴忠市盐池县的乡亲,其中包括南梁村孙氏家族的亲戚。
  据高沙窝镇官员介绍,盐池县债主的欠款总数虽然不高,大约在1000万元到2000万元之间,但涉及人数众多,且多数是较为贫困的村民。

追责
  目前,除了孙国明,还没有其他人受到追诉和调查。曾经与孙合作过的不少人,也都声称自己也是“受害者”。
  有在看守所见过孙国明的人士透露说,孙胖了很多,他庆幸能安然待在“里面”,可以回避那些愤懑和绝望的债主,可以避免可能来自债主们的不测侵袭。但他不能回避未来可能的刑事责任。
  近年来,因为非法集资而获刑的案例在全国不胜枚举,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2007年1月,由公安部、银监会、保监会等十多个部门组成的“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成立,并设立了专门的“处置非法集资部级联席会议办公室”(下称“处非办”),地方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
  宁夏的“处非办”设在自治区政府金融办公室。据该办公室的官员介绍,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按照上级安排,于2008年8月27日下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在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间开展非法集资风险的排查工作。
  孙国明案发的2008年9月19日,正好处于方案确定的自查阶段。但是,据《财经》记者从宁夏金融办了解到的情况,宁夏各地各部门反馈的自查报告中并未包括该案的情况。
  宁夏金融办的官员坦陈,当地的“民间金融”非常活跃。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长期以来,宁夏的银行结构单一,除传统的工、农、建、中四大行和地方的信用社,宁夏没有其他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在2007年6月,才正式进入宁夏。而宁夏银监局2008年的调查发现,宁夏至少有30多个乡没有任何金融服务机构。
  这些情况加剧了向银行借贷的难度,为民间借贷包括高利贷的盛行提供了土壤。像孙国明这样的传奇案例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9年1月15日,在吴忠市盐池县高沙窝镇南梁村,孙国明的爷爷和奶奶落寞地守着老家的空房。随着孙国明的发迹,不仅几位叔叔和堂兄弟等也跟着他一起“干事业”,两位老人和孙国明的父母也都搬到了城里居住,直到房子被查封。
  但如今,经过了黄粱一梦,一切比原先起点时的状况更为糟糕。■

棕色云团危机
本文见《财经》杂志总第227期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22日 23:05
 
《财经》记者 李虎军 实习记者 程晗


图为2001年7月17日美国卫星拍摄到的东印度洋上空的棕色云团。那里的岛屿笼罩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森林火灾所产生的浓雾之中。

一个寻常的冬日午后,位于北京市南郊的观象台,天色已经逐渐暗淡。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石广玉及其同事,还守候在这里。在他们头顶数百米的上空,悬浮着形似导弹的透明气球;气球的下方,挂着两个“黑匣子”。
  随着地面研究人员启动遥控器按钮,“黑匣子”开始收集大气中细微的颗粒,以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空气质量。
  2008年,北京的空气质量交出了一份较为圆满的答卷:由于“绿色奥运”的带动作用,至11月30日,北京市就已提前实现了全年的“蓝天目标”——256个蓝天,占全年天数的70%。
  然而,对抗空气污染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除了现有的“蓝天”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空气中还有更多成分复杂、对健康威胁更大的污染物,其中就包括前述“黑匣子”收集到的细颗粒物。
  就在1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中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区的上空已经被棕色云团所笼罩。这种污染不仅带来大气能见度下降,还造成居民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包括石广玉在内的多位中国科学家,参与了这一报告的起草。
  无独有偶。在中国环境保护部12月1日发布的2008年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示名单中,也有一项关于棕色云团的研究名列其中。
  参与此项研究的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邵敏对《财经》记者坦言,即使科学界对于棕色云团有所了解,也才刚刚开始。人们担心,棕色云团已经成为继温室气体之后,对人类的又一巨大威胁,且这一威胁或许更加切近。

“ABC”变奏
  棕色云团这个名称,或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实施的一个国际科学合作项目 ——“印度洋试验”(INDOEX)。
  当时,该项目的研究人员在印度洋、南亚、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的上空,都发现了厚度约3公里的棕色云团,其总面积相当于美国陆地面积大小。由于其分布在亚洲上空,当时被称为“亚洲棕色云团”(Asian Brown Clouds,简称ABC)。
  所谓棕色云团,是指状如云团、以细颗粒物为主出现在对流层中的一大片污染物,其成分包括含碳颗粒物、有机颗粒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以及沙尘等。
  “亚洲棕色云团”命名一经提出,就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甚至将其等同于“亚洲毒雾”。石广玉研究员当时为此深感不安。“棕色云团不一定只发生在亚洲。如果被叫成亚洲棕色云团,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上就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他告诉《财经》记者。


  2003年2月,作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棕色云团科学工作组成员的石广玉,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工作组会议。这次会议上,他发言要求取消“亚洲棕色云团”这一名称,随即得到了印度同行的强烈支持。
  最后,大家决定保持“ABC”这一简称不变,但将其解释更改为Atmospheric Brown Clouds,即“大气棕色云团”。
  石广玉以及众多中国、印度专家的异议,是有根据的。棕色云团的确不是亚洲“特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上月发布的报告就显示,除了中国所在的东亚地区,南部非洲、南美的亚马逊盆地等地区,一样属于棕色云团重点区域。此外,北美东海岸和欧洲也有部分地区被棕色云团覆盖,只不过影响程度相对有限而已。
  对绝大多数公众来说,棕色云团或许是一个新名词。但如果提起灰霾,大家或许就不会感到陌生。复旦大学环境系大气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庄国顺教授对《财经》记者表示,在学术上,灰霾与棕色云团所反映的大气状况其实是一回事。因为棕色云团的图像主要来自于卫星遥感图片,根据不同状况,其颜色可深可浅,包括“褐色”“灰褐色”“灰色”等不同色系。
  不过,两者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区别:一次灰霾天气,其影响范围也可能只局限在某座城市;但成片的棕色云团,却可能覆盖整个中国东部乃至更为广阔的地区。

城市黯淡
  近年来,在众多城市和工厂密布的珠三角地区,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大气能见度很差。
  很多市民可能并不清楚,棕色云团正是能见度下降的“罪魁祸首”:棕色云团中的一些微小颗粒,会吸收阳光,或者将部分阳光反射回大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棕色云团报告就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广州的日光强度已经下降了五分之一以上。
  北京大学环境系教授张远航及其同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研究表明,珠三角空气有很多污染物,其中那些粒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PM2.5),是造成能见度衰退的主要因素。而中国现行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关于PM2.5的规定。我们每天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的空气质量日报中所谓的“可吸入颗粒物”,仅指那些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
  珠三角地区大气能见度的恶化,不过是中国空气污染严峻形势的一个缩影。过去半个世纪中,中国城乡的日光强度平均每十年下降3%至4%,且这种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为明显。
  2007年1月19日,长三角地区就曾遭遇罕见的空气重度污染。其中,上海市区完全笼罩在灰色尘霾之中,能见度小于600米。有市民戏称,“东方明珠,一天未亮”。
  根据庄国顺及其同事后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大气环境》上发表的论文,那一天上海市空气中PM10和PM2.5的浓度,分别达到过每立方米744微克和466微克。在这种环境下,人会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不适合居住。而且,颗粒物的浓度也远远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的推荐值:PM10和PM2.5的日平均浓度分别不宜超出每立方米50微克和10微克。
  在中国的国家标准中,空气污染指数为50时,对应的PM10浓度为每立方米50微克,刚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值。而那一天上海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高达413。
  上海市环保部门当时对市民称,此乃偶然天气因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所致。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上海在当年4月2日“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污染指数又一举突破了500!
  把这种天气归于偶然因素,未免有些牵强。在庄国顺教授看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地区的灰霾现象都非常严重,多个城市灰霾天气数量都超过了全年的三分之一,有的城市甚至达到每年150天以上。和晴天、阴天、多云等一样,灰霾已经成为天气预报中必须采用的新现象。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中,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中国城市,均被纳入了全球13个棕色云团热点城市(hotspots)行列。
  参与该报告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冯艳博士对《财经》记者解释说,报告中描述的深圳,其实包括香港,指的是深圳-香港地区。
  庄国顺教授告诉《财经》记者,尽管报告只选择了中国最大的三个大都市,但实际上,棕色云团范围很大,从郑州、西安一直到北京、上海和广州,基本上连成一片。此外,乌鲁木齐、兰州等地的情况也很严重。

致命的威胁
  在中国,棕色云团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今年夏天,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两日,北京就出现了灰霾天气。业内人士担心,2010年即将在上海和广州举行世博会和亚运会,同样有可能受到棕色云团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被中国现有空气质量标准所忽略的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于PM10。因为那些细小的颗粒物,不仅可以进入血液,影响肺部组织,从而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引起癌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每立方米PM2.5的浓度如果上升20微克的话,中国和印度每年就会有约34万人死亡。即使按照折中的估计,棕色云团相关的PM2.5所致经济损失,也将分别占到中国GDP的3.6%以及印度GDP的2.2%。
  除了影响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棕色云团还可能影响气候。在很多情况下,棕色云团与全球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交织在一起,正在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极大影响。
  棕色云团带来的一个正面影响,就是通过反射阳光和吸收热量,可以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幅度。棕色云团一夜之间消失,全球气温可能迅速上升多达2度,而这正是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还能容忍的最大升温幅度。
  然而,棕色云团对整个气候系统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比这复杂得多。由于它在中国各个地区分布不同,往往对地表造成的降温幅度也不同,这种状况很可能会改变原有的东亚季风模式,并导致中国“北旱南涝”的局面进一步加剧。
  此外,棕色云团的成分非常复杂。硫酸盐等多种组分可以降温,但黑碳(black carbon)的组分已被证实可以和二氧化碳一样产生温室效应。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棕色云团正在加速喜马拉雅等地冰川的融化速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棕色云团报告的领衔作者、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Scripps海洋研究所拉曼纳森(V. Ramanathan)教授就对《财经》记者表示,黑碳沉降在冰雪上,会使冰雪颜色变暗,增强其吸收热量的能力;此外,黑碳还会加热空气。这些因素,都使得冰川融化加速。
  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是黑碳,或者说黑碳气溶胶。黑碳是由富含碳的燃料,如农作物秸秆和煤炭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雾。目前,中国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黑碳排放国。
  棕色云团的形成,不乏水汽、沙尘等自然因素,但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人为因素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作用。除了上述黑碳,像棕色云团的硫酸盐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是含硫的煤炭燃烧之后形成的。
  遗憾的是,棕色云团在中国为害甚烈,却迟迟未引起足够重视。一直到2003年,在中国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支持下,“中国大气棕色云综合影响及应对战略”研究项目才得以启动。这也是中国首次针对棕色云团设立国家级研究项目。
  尽管这一研究项目即将获得2008年度环保科技一等奖,但参与者之一、北京大学环境系的邵敏教授却对《财经》记者坦言,中国对棕色云团的研究也才刚刚开始,“要想说清楚,还早得很呢。”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石广玉也对《财经》记者坦言,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对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重视,但一些部门对棕色云团的关注并不够,相关研究仍然比较缺乏。
  “我们一定要直面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实际上,越回避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可能越被动;而且,受到棕色云团影响的,首先还是13亿中国人。”石广玉呼吁。■

  最后修改于 2014-12-26 20:36    阅读(?)评论(0)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