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921篇

个人描述

姓名:汪丁丁 位置:中国,北京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最近十年的工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跨学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及主任,主持跨学科行为金融学实验班的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胡舒立的《财经》、《新世纪周刊》、《财新周刊》和“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2006年至今创立并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以来全力推动跨学科教育实验。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鼓吹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2013年开始与信孚教育集团共同推广幼儿-小学-中学的跨学科实验教育(2015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暂停)。

幸福感的三种来源及其它

2010-04-11 08:12 阅读(?)评论(0)
我的“经济学思想史”研究班的课结尾,昨天开始听学生的课堂报告,有趣,第一组的主题是“幸福”研究。接着我那本《经济学思想史讲义》的第一主题。幸福感的三种来源:1)物质生活,2)社会生活,3)精神生活。详细解释呢?很冗长,也很不清晰。不过,有案例可参照。从物质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最多的样本。从社会生活的维度获取幸福感,西方人现在的倾向,称之为“社群主义”或“后现代”倾向。Agnies Heller 解释,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卷入(emotional involvement),它产生的幸福感,远为深刻和久远。恋爱当然是它常见的形式,但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其它形式。总之,幸福的这一来源的行为学特征是,这里发生的情感,是指向他人的,不是向内的自恋情结。在教室里,我难以让学生们信服的,是幸福的第三种来源与第二种来源的区分。第三种来源是精神生活的维度,我提供的案例意味着,这一维度的特征是“精神的自足”,中国古儒所说,“不外求”的心性状态。西方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和他的团队,似乎很热衷于这一维度的体验。印度大哲,也可为案例。学生们的课堂报告,主要介绍了欧洲和北美学者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的结果,三类预测:1)个人幸福感的增长正比于人均财富的增长,这是1950年代战后繁荣时期的典型感受;2)个人幸福感的增长与人均财富的增长完全无关,前者是一常量,后者随时间上升,这是1960年代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之后的典型感受;3)个人幸福感的增长与财富的增长,先呈现正的相关关系,然后,大约在人均20000美元(1990年美元不变价)之后,呈现负相关关系。这是后现代社会的典型感受。
 
我的问题是:中国人普遍的感受是上列哪一种呢?或许,我们应将中国人按照收入和财富划分为若干层级?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证券博客群录用:http://blog.sohu.com/stock/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