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11个月
访问:?
文章:921篇

个人描述

姓名:汪丁丁 位置:中国,北京 数学学士(1981年),数学硕士(1984年),经济学博士(1990年)。最近十年的工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东北财经大学行为与社会跨学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及主任,主持跨学科行为金融学实验班的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胡舒立的《财经》、《新世纪周刊》、《财新周刊》和“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教学及阅读领域:经济学思想史、行为经济学、新政治经济学,2006年至今创立并主编《新政治经济学评论》。2008年以来全力推动跨学科教育实验。在公共领域内所持的矛盾态度:批判主流,关注思想,拒绝媒体。对任何学说及其鼓吹者持温和的怀疑主义态度。2013年开始与信孚教育集团共同推广幼儿-小学-中学的跨学科实验教育(2015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暂停)。

再谈微信及疯狂转发问题

2014-04-26 08:29 阅读(?)评论(0)
微信行为,现在是我观察互联网社会的一个窗口。为此,我每天的上网时间大约要增加30分钟。收获,就是观察得到的印象。最初的印象,我已发布过。现在要写的,是近来增加的印象。

1)微信只适合永远“挂在”微信上的人群,否则,屏幕滚动显示就总是遮蔽可能重要的信息。意识到这一倾向的人,受焦虑感的驱使,可能养成每分钟看微信的行为习惯。我对付这一焦虑感的方法,是每次上网时,滚动追溯到我记得上一次读过的信息。当然,未必记得清楚,大致也就足够了。关键是,如果几天不上网,以前的信息要花更长时间才显示给我。所以,我的应对办法是,将任何值得保存的信息转发给我自己,就是发给我的“文件传输助手”。同时,在我的桌面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安装一个微信终端。回到家里,或在网速足够宽并且我足够清闲的场合,我再慢慢从微信终端的文件传输助手那里打印我存在那里的信息,文档打印,保存在我的阅读文档里。用这种方法,我大约保存了几百篇值得保存的文献。只有如此,微信对我才有了学术或思想价值,因为确实有不少学术或思想的信息,通过微信被转来转去。这就引出最近我得到的第二个印象。

2)微信转发的时候,没有原始文献的时间,只有转发时间,或许这是为了激励转发者。不过,对于学术和思想的传播而言,这是灾难性的。我最常感慨的,或者,视为我考察我周围人群的知识结构如何滞后于我自己的案例,就是许多被疯狂转发的文章,早已过时,有些科普性质的文章是几年前的,早应重新撰写,现在被疯狂转发误人子弟。今晨我提醒转发了一份“必须读”的号称“各学科入门书”的清单,简直惨不忍睹,这里开列的书大多早已过时。凡懂得各学科入门著作的学者都明白,入门书最需要根据学术前沿的思路加以调整甚至重新撰写,否则就太误人子弟了。我相信没有哪一位微信朋友没有转发过早已过时的文章或消息,例如,我的一位老友,最常将这类几年甚至更早的消息转发给我,可能就是为了让我嘲笑一番吧。由此引出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中国有多少人在微信上消磨了多少时间?他们阅读并转发的这些过时文献耽误了多少原本可以更优秀更早开发的头脑?凡大学生都明白,在当代浩如烟海的学术文献当中检索值得阅读的文献时,最节省时间的判据是文献发表的时间和作者姓名。我希望微信研发团队尽快改善微信的时间记录功能和下载功能,不要沉湎于短期的大众娱乐与短期的成功迷梦里。网络工具的长期价值评估,我注意到,学术与思想是首要因素。当我们考察这些长期的价值和长期的成功案例时,谷歌排在第一位。让我补充一点:我的感受让我越来越同情和赞赏腾讯公司的微信思路。我的判断是:与微博和博客有本质差异,微信社交网络或许是最符合经典小世界网络结构从而最有利于人类合作秩序扩展的。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biz/c157012.shtml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